CORC  > 云南天文台  >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 恒星物理研究组
题名XUV驱动下的系外行星大气逃逸
作者杨沫
答辩日期2016-07-01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郭建恒
关键词系外行星:大气逃逸 系外行星:轨道距离 系外行星:质量和半径 恒星:高能辐射
其他题名XUV Driven Atmospheric Escape of Exoplanet
学位专业天体物理
英文摘要大气逃逸是行星大气演化的重要一环,其主要能量来源为主星在高能波段的辐射。对于短周期小质量行星,大气逃逸对其质量演化影响显著,且会改变大气环境,进而影响行星可居住性。本文基于包含了辐射转移和多种粒子光化学过程的一维流体动力学模型,对XUV(X射线和EUV)驱动下的大气逃逸进行大样本的计算。由于主星的X射线和EUV 光谱在不同主星年龄时差异较大,故通过XSPEC分别构造X射线、EUV和XUV随年龄演化的光谱。模型构造了不同年龄、质量、半径和轨道距离的行星,对不同情况下的大气逃逸进行的充分研究,修正了经典的能量限制(Energy-limited)理论,并对X射线和EUV单独驱动的大气逃逸情况进行了比较。我们发现:1.和能量限制理论类似,年轻恒星-行星系统中的短周期行星,逃逸率最高;2.年轻恒星-行星系统中的短周期小质量(小引力势)行星,不能用能量限制理论估算逃逸率;3. 逃逸机制会随轨道距离的增大由剧烈的流体动力学逃逸转化为缓和的金斯逃逸,且行星引力势越小、恒星-行星系统越年轻,这一转化距离越远。在0.1 Gyr 时,流体动力学逃逸在超过1 AU处仍能进行,意味着在早期太阳系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都经历了快速流体动力学逃逸阶段;4.流体动力学逃逸对短周期小质量行星的演化和分布影响显著;而对于大质量行星,大气逃逸影响较小;对于超大质量的行星,由于很强的引力势能,甚至无法进行流体动力学逃逸。这也解释了系外行星分布在短周期时的中等质量空缺;5.我们的模型已经包括了真实的辐射转移过程和多种光化学,可以直接拟合半径膨胀比β 和加热效率η,由此我们修正了由经典的能量限制理论导出的能量限制方程,使该方程适用范围更广、对逃逸率的估算更准确;6.在大部分情况下,用EUV光谱能量分布直接代替XUV光谱能量分布并不会带来明显偏差。然而,对于年轻恒星- 行星系统中的短周期小质量(小引力势)行星,X射线的影响会超过EUV,不能忽略。以上发现丰富了对系外行星大气逃逸过程的研究,尤其是扩展了逃逸机制和能量转换过程的研究。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天文学 ; 恒星与银河系 ; 恒星物理学
页码64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ynao.ac.cn/handle/114a53/25353]  
专题云南天文台_恒星物理研究组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沫. XUV驱动下的系外行星大气逃逸[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