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多期次地幔交代作用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形成:来自华北克拉通北缘玄武岩与幔源捕虏体的证据
作者张珺杰
答辩日期2020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导师肖媛媛
关键词华北克拉通 岩石圈地幔 地幔交代作用 富钾玄武岩 辉石岩
英文摘要

 地幔交代作用会使岩石圈地幔的矿物成分和地球化学组成改变。与大洋岩石圈地幔相比,大陆岩石圈地幔,特别是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受到的地幔交代作用更加复杂。地幔交代作用能够改变克拉通地幔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进而使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容易被破坏。所以,研究交代富集岩石圈地幔的成因对理解“克拉通破坏”具有重要意义。起源于交代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火山岩和地幔捕虏体是研究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富集演化过程的极佳样品。华北克拉通是现存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其上广泛分布有中生代和新生代的火山岩,这些火山岩中还携带有大量地幔捕虏体,这为研究大陆环境下岩石圈地幔的交代作用提供了绝佳样品。本文选择了华北克拉通中生代早白垩世基性火山岩以及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携带的地幔辉石岩捕虏体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来探讨富集岩石圈地幔的成因。

 本文研究的华北克拉通中生代早白垩世基性火山岩来自位于华北克拉通西部的乌拉特中旗和黑石头沟两个地区,本文对这些玄武岩样品进行了全岩39Ar/40Ar年龄、全岩主、微量元素及Sr-Nd-Hf同位素的分析测试,以此来研究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交代富集岩石圈地幔的形成机制。这些玄武岩的形成年龄约为116 Ma,具有较高的不相容元素丰度([La/Sm]N=2.80-4.56)和富集的Sr-Nd-Hf同位素组成(87Sr/86Sri = 0.7062-0.7075ɛNd(t) = -6.0 - -13.0ɛHf(t)= -8.3 - -17.4)。所有这些特征都与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110 Ma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ɛNd(t)ɛHf(t)之间、ɛNd(t)ɛHf(t)与母/子体元素比值(分别为Sm/NdLu/Hf)之间以及ɛNd(t)ɛHf(t)[La/Sm]N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表明玄武岩的源区是经历了熔体交代的古老岩石圈地幔。微量元素配分模式图上,这些玄武岩表现出了明显的Nb-Ta(与K相比)-Ti负异常和Ba-Pb正异常,而且NdHf同位素也显示出SiO2Ti/SmBa/Ta良好的相关性,说明其源区存在俯冲沉积物的贡献。此外,玄武岩的同位素组成与微量元素组成远比俯冲沉积物富集,表明:俯冲进入地幔的沉积物是以交代熔体的方式贡献到玄武岩源区中的。因此,本文认为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之下交代岩石圈地幔的形成过程就是地幔橄榄岩与陆源沉积物部分熔融熔体之间的反应过程,该过程会在原有岩石圈地幔中形成含角闪石/金云母的交代脉体。相较于地幔橄榄岩,这些交代脉体的熔点更低,易融熔形成富碱的熔体。我们认为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北缘早白垩世的岩浆活动是由软流圈地幔上涌加热交代岩石圈地幔引起的,同时,本文认为该热扰动的成因与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后俯冲板片的断离有关。

 本文研究的辉石岩捕虏体采自中国东部达里诺尔地区鸽子山附近,其围岩是新生代时期的玄武岩。本文对这些辉石岩捕虏体进行了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并对其中的金云母、单斜辉石、斜方辉石和粒间熔体进行了原位微区主量、微量元素的分析测试。数据结果表明,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都具有较高的Al2O3含量和较低的Mg#Cr2O3,此外,斜方辉石还具有较高的MnO含量。结合这些辉石岩所具有的堆晶结构以及单斜辉石、斜方辉石的主量元素特征,可以认为研究区辉石岩代表了交代熔体在地幔条件下冷却堆晶形成的脉体。简单的计算表明,单斜辉石以及粒间熔体之间并没有达到地球化学的平衡,说明粒间熔体是在辉石岩形成以后的不同期次的地幔交代作用的产物。金云母高TiO2和低Mg#的特点表明其形成自碱性玄武质熔体的结晶,本文认为这些基性熔体来自于地幔的部分熔融。粒间熔体含有较高的MgOFeO以及较低的SiO2,指示其形成于地幔超基性岩的部分熔融,K-Pb正异常及Nb-Ta的负异常说明其源区可能也存在少量俯冲沉积物的贡献。

 综上所述,中生代时期华北克拉通富集岩石圈地幔的起源与地质历史时期经历的多次俯冲事件息息相关:板片俯冲过程中携带大量陆源沉积物进入地幔,这些沉积物熔融形成的富Si熔体交代上覆难熔的岩石圈地幔,改变其矿物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形成“富集岩石圈地幔”。新生代时期,中国东部之下的岩石圈地幔继续被交代,交代介质主要是来自于软流圈地幔的熔体,但也有少量沉积物的贡献。地幔交代作用的持续发生最终会导致原本亏损的岩石圈地幔向富集的岩石圈地幔逐渐转变,从而使其变的易熔。因此,我们认为地幔交代作用的发生对中国东部岩石圈岩石圈的减薄与破坏有着促进作用。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64792]  
专题海洋研究所_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珺杰. 多期次地幔交代作用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形成:来自华北克拉通北缘玄武岩与幔源捕虏体的证据[D].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