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协定》排放情景下中亚地区极端温度变化响应
张晋韬1; 王芳1
刊名自然灾害学报
2020
卷号29.0期号:003页码:119
关键词国家自主贡献(INDC) 中亚 极端温度 排放 巴黎协定
ISSN号1004-4574
英文摘要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没有强制规定各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而是各国以“自主贡献”(INDC)的方式参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国家自主贡献减排的气候响应是当今气候变化科学界的热点问题。目前缺少对于自主贡献目标情景下的区域极端温度变化的研究。本文基于32个全球气候模式的模拟,采用九个温度极值指数,研究了中亚地区INDC目标情景下极端温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INDC目标情景相对现代气候期,中亚地区极端高温事件显著增加,而极端低温事件显著减少。夜间低温的上升幅度大于日间高温。不同极端温度指标变化的空间分布型有所差异,帕米尔高原和高纬度地区是主要的变化敏感区。本研究还进一步发现中亚地区的大部分温度极值指数与全球平均温升呈近似线性的关系。如果加强减排行动,将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较低水平,极端温度事件的变化将显著减少。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56131]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晋韬,王芳. 《巴黎协定》排放情景下中亚地区极端温度变化响应[J]. 自然灾害学报,2020,29.0(003):119.
APA 张晋韬,&王芳.(2020).《巴黎协定》排放情景下中亚地区极端温度变化响应.自然灾害学报,29.0(003),119.
MLA 张晋韬,et al."《巴黎协定》排放情景下中亚地区极端温度变化响应".自然灾害学报 29.0.003(2020):11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