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绿洲两种典型的LUCC过程与驱动力对比分析——以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为例
汤发树 ; 陈曦 ; 罗格平 ; 蔺卿 ; 刘海隆
刊名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期号S2
关键词绿洲
ISSN号1006-9267,CN 11-3756/N
中文摘要根据三工河流域绿洲1978,1987年航片、1998年TM影像以及土壤、水文与社会经济资料,综合运用遥感、GIS、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指数模型、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及所提出的因子加权和指标,分析表征影响因子对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程度,比较小规模家庭承包和大规模农场耕作的两种典型土地经营模式下的LUCC过程和驱动力.耕地、草地控制全区土地利用的基本格局,耕地、城镇村工矿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家庭经营区林草地面积均大幅度减少,而农场经营区仅草地有所减少(减幅12.0%),林地却增加了(增幅13.7%);研究区前期(1978~1987年)土地利用变化比后期(1987~1998年)剧烈,家庭经营区土地利用变化比农场经营区剧烈.政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水资源是土地利用的先决条件,在政策的宏观控制和水资源的约束下,全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口和经济,主要的限制因素为土壤肥力和地下水埋深;家庭经营区人为驱动占主导地位,农场经营区自然因素的限制作用更加突出.影响因子波动越大的区域或时段,其土地利用的变化也越显著.
学科主题在生态环境科学上的应用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0-10-20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4791]  
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10年以前数据)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汤发树,陈曦,罗格平,等. 干旱区绿洲两种典型的LUCC过程与驱动力对比分析——以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为例[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6(S2).
APA 汤发树,陈曦,罗格平,蔺卿,&刘海隆.(2006).干旱区绿洲两种典型的LUCC过程与驱动力对比分析——以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为例.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S2).
MLA 汤发树,et al."干旱区绿洲两种典型的LUCC过程与驱动力对比分析——以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为例".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S2(200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