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生产基础数据库平台建设及其专家系统
雷晓云; 陈大春; 陈建伟; 吕昭智; 李彦; 马新春; 郭亚平
2011
文献子类科技成果
英文摘要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关键成果及其取得方式(1)新疆棉花信息分类标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棉花作物信息数据元应用规范》(DB65/T3059-2010)。提取棉花作物生育规律的基础数据元概念及数据元,并根据在棉花作物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对棉花作物的生育规律基础数据元进行分类及编码,制订完成了新疆棉花信息分类标准。(2)新疆棉花生产基础数据库平台《棉花生产农情基础数据采集管理系统》(登记号新DGY-2010-0017);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棉花生产农情基础数据采集管理平台》(登记号2010SR074748)。以OracleSpatial空间数据库为数据支撑,采用MapInfo公司的MapExtreme6.6作为电子地图开发平台,基于O/RMapping技术设计数据库管理模块,并在应用中集成了数据库管理工具。(3)棉花生产管理专家系统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滴灌棉花自动控制灌溉决策支持系统》(登记号2010SR033899);《墒情监测及预报系统》(登记号2011SR026776)。以新疆棉花生产农情基础数据采集管理平台为基础,棉田诊断控制灌溉及随水施肥、施药综合决策技术、棉花主要虫害预警技术及相应的知识模型库为支撑,开发出具有棉花生产信息查询、实时灌溉、施肥、施药方案生成、管网配水方案制定与方案实施、棉花主要虫害预警与防治等功能的软件系统。先进性新疆棉花生产基础数据库平台采用对象关系映射(O/RMapping)技术,有效的保证系统的快速适应性;采用HttpHandler的动态统计图表技术,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减轻了服务器负担,增强了用户体验;系统采用MSMQ(MicrosoftMessageQueue)作为数据缓冲池,同时系统引入事务处理(即元操作)的概念,保证同一用户一次操作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同时能还减轻服务器数据并发处理的压力,提高数据吞吐量。创新点(1)首次在国内编制完成棉花作物信息数据元应用规范,并获批新疆自治区地方标准(DB65/T3059-2010);(2)灌溉决策专家系统的知识挖掘技术;(3)棉花自动控制滴灌的灌溉指标阈值及墒情监测点的合理布设方案。推广应用情况:该项目成果在兵团农八师148团、147团推广应用,面积达12000亩,并配置有土壤水分自动采集设备、农田小气象站及虫情自动监测仪器等。应用效果良好。效益及发展前景亩均灌水量238m<'3>,降低了42m<'3>,亩均皮棉产量149kg,提高了11kg,人均管理定额由原来的150亩增加到230亩;智能化滴灌技术与传统灌溉技术相比,不仅节约大量的水资源也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在应用水量减少的同时,也相应降低了耗电量,节约了大量的电能,而且省下的水既可以灌溉其他农田,还可以改善场部周边环境等。智能化滴灌技术对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成果
源URL[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1548]  
专题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_干旱区水循环与水利用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雷晓云,陈大春,陈建伟,等. 新疆棉花生产基础数据库平台建设及其专家系统. . 201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